Kristian:后疫情时代全球渔业经济走势
发布时间:2020-11-23 23:53:06 信息来源: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编辑:EISEN
Kristian在报告中谈到,人类活动破坏海洋健康,海洋正处于危难之中。新冠肺炎危机加剧了这些问题,扰乱了海洋经济,导致沿海和海洋旅游业、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,乃至全球航运业的收入大幅减少。我们必须采取方法应对这一全球最大挑战。面对全球气候变化,我们如何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,以维持粮食安全、营养和经济稳定,同时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。蓝色海洋食品可以解决这一问题。根据对替代海洋水产养殖、海水养殖饲料创新和吸收情况的乐观预测,海洋可以提供比现在多六倍的食物。然而,蓝色食品是一个多面、复杂的领域,需要平衡不同群体、利益相关者群体、消费者、生态系统、小规模渔民、农民、私营部门、政府、经济等的不同需求。还必须考虑到人权和两性平等等社会问题。
水产品是世界上交易最频繁的食品,是动物蛋白质、微量营养素和ω−3脂肪酸的重要来源,尤其是在粮食短缺的低收入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。但目前全球33%的鱼类资源被过度捕捞,捕捞率超过了其生物可持续限度。据估计,1/5的鱼类被非法捕捞,相当于每年全球损失100亿到240亿美元。我们该如何向前发展?他认为应从科学、改革和合作三个方面来考虑。
当今仅有5%的海洋得到了充分研究。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来经营和改善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,限制海水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。联合国“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”计划,可以为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奠定基础。需要做到以下三点:
1.结束数据的隔离,迈进一个开放和自动化数据访问的新时代;
2.支持水产养殖和渔业管理方面的重要创新举措;
3.创建激励和投资以及商业模式,支持必要的创新和相关科学。
关键是对捕捞业进行广泛的改革,以保护渔业资源,遏制过度捕捞。必须做到以下三点:
1.确保渔业的全球透明度;
2.在所有港口实行更严格的管制:所有港口国应批准并落实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《港口国措施协定》(PSMA);
3.加强合作:政府之间、部门和政府之间、以及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、科研机构和市政部门之间将开展合作,提出新的解决办法,最大限度地发挥影响力,降低成本。
我们不能孤军奋战,需要共同努力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。全球和区域合作仍然至关重要,可在确保海洋可持续治理和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声明: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/编译文章及图片、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,如要转载,需注明信息来源: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
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:XXX(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※ 联系电话:010-65067637
相关信息 | |||||||||||
|